专栏丨裁判随身摄像头,有良效有隐忧
- 发布于:2025-08-20 22:23:32
- 来源:JRS直播吧
本文字数|1312字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本文作者:基思·哈克特英格兰前著名裁判,前英超职业裁判公司总经理刚刚结束的2025年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带来了全新体验——比赛期间,转播方获得了裁判随身佩戴的摄像头捕捉的独特视角。球迷即刻可以从裁判视角——看到进球、任意球、铲抢和进攻动态等一系列实时画面(通常裁判佩戴的摄像头会作为裁判耳机的一部分固定在耳侧)。
任何一项引进打破足球这项古老运动之中的新技术,都需要经过多年的测试,RefCam(裁判摄像头)同样不例外。过去两个赛季,英格兰基层赛事裁判已试用随身摄像头作为减少球员辱骂行为的工具。IFAB也批准其在规定的高级别赛事中以训练和教育为目的进行使用。第921期《足球周刊》预售开启上赛季德甲联赛,法兰克福对阵沃尔夫斯堡的比赛也使用过“裁判摄像头”,其呈现方式是一部宣传片。上赛季末的英超联赛,RefCam也露过脸——在5月水晶宫主场对阵曼联的比赛中,当值主裁贾里德·吉莱特的胸口就佩戴着一个迷你运动摄像头,他的每个动作都被记录了下来,成为新赛季的宣传片素材。
当然,这些素材还可以成为裁判培训的重要工具:通过捕捉第一人称视角和角度呈现画面,这在裁判指导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通过观看裁判实际视角,可以在赛后复盘中评估其判罚依据、观察角度等。在转播层面的意义,这显然是科技赋能沉浸式观赛的关键一步。转播技术迭代和足球发展一样从未停止,30年前还在用固定机位拍全景,如今观众能选择门将视角看扑救。裁判镜头的震撼性在于颠覆了叙事主体,绿茵场上的“上帝视角”首次被凡人视角取代。当然,科技应用的成熟还需要时间,因为当裁判弯腰系鞋带时,镜头大概率只能拍到草皮。裁判是足球场上的法官,诚然有一种悲观主义的观点认为,足球场上的几乎每一次科技发展都是以牺牲裁判权威性为代价,比如1998年的多角度回放以及2018年的VAR,再到如今的半自动越位系统。
我是一名科技乐观主义者,科技的加持意味着足球终于开始着手解决那个最古老的难题:让判罚者和判罚过程被看见。这对普及运动和提高运动公平性有着非凡的意义,科技平权化通过体育这篇古老且有明确规则的试验田,才能走向更广泛的领域。但科技并非解决一切的万能解药,比如当裁判摄像头于2025-26赛季正式被引入英超联赛后,我就对裁判同行们的表现生出一丝担忧。在英超夏季联赛中我们看到,曼联队长布鲁诺·费尔南德斯就已因场上情绪问题收到警告,裁判摄像头就是视频证据。再比如7月26日的亚洲行中,利物浦2比4负于AC米兰的比赛里,罗伯逊遭遇铲抢倒地,他自己认为应该获得点球,但裁判组未予判罚。于是苏格兰国脚对判罚严重不满,被转播镜头捕捉到向当值主裁口吐芬芳。
尽管罗伯逊的举动当时未受处罚,我认为也不会有追溯性处分,但这引发了关于新赛季英超球员是否面临更多制裁的疑问。因为虽然裁判的头部和视线可能转动,但摄像头仍可能聚焦特定个体上,因此摄像头的使用还需要考虑空间感知因素。我希望裁判摄像头不会限制裁判表达挫败感的自由。相关部门需要制定明确标准,规定何时可以使用裁判摄像头画面。当出现争议事件时,大屏幕不应播放相关画面,裁判摄像头也应遵循同一规则。当然,更大的隐患在于,随着裁判判罚过程得到展现,但裁判的权威性极有可能会因此遭受质疑。作为应激反应,他们可能被迫采取更多制裁措施,而非有效管理球员情绪——而这反倒会与控制球员情绪的初衷相违背。本文作者:基思·哈克特编译:朱渊本文原载于第920期《足球周刊》发行日期:2025.8.10图片源自网络第920期《足球周刊》热销中托马斯·穆勒拜仁生涯典藏纪念画册《恒星》(限量版)预售开启托马斯·穆勒拜仁生涯典藏纪念画册《恒星》(典藏版)预售开启

以上内容请关注首页JRS
任何一项引进打破足球这项古老运动之中的新技术,都需要经过多年的测试,RefCam(裁判摄像头)同样不例外。过去两个赛季,英格兰基层赛事裁判已试用随身摄像头作为减少球员辱骂行为的工具。IFAB也批准其在规定的高级别赛事中以训练和教育为目的进行使用。第921期《足球周刊》预售开启上赛季德甲联赛,法兰克福对阵沃尔夫斯堡的比赛也使用过“裁判摄像头”,其呈现方式是一部宣传片。上赛季末的英超联赛,RefCam也露过脸——在5月水晶宫主场对阵曼联的比赛中,当值主裁贾里德·吉莱特的胸口就佩戴着一个迷你运动摄像头,他的每个动作都被记录了下来,成为新赛季的宣传片素材。
当然,这些素材还可以成为裁判培训的重要工具:通过捕捉第一人称视角和角度呈现画面,这在裁判指导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通过观看裁判实际视角,可以在赛后复盘中评估其判罚依据、观察角度等。在转播层面的意义,这显然是科技赋能沉浸式观赛的关键一步。转播技术迭代和足球发展一样从未停止,30年前还在用固定机位拍全景,如今观众能选择门将视角看扑救。裁判镜头的震撼性在于颠覆了叙事主体,绿茵场上的“上帝视角”首次被凡人视角取代。当然,科技应用的成熟还需要时间,因为当裁判弯腰系鞋带时,镜头大概率只能拍到草皮。裁判是足球场上的法官,诚然有一种悲观主义的观点认为,足球场上的几乎每一次科技发展都是以牺牲裁判权威性为代价,比如1998年的多角度回放以及2018年的VAR,再到如今的半自动越位系统。
我是一名科技乐观主义者,科技的加持意味着足球终于开始着手解决那个最古老的难题:让判罚者和判罚过程被看见。这对普及运动和提高运动公平性有着非凡的意义,科技平权化通过体育这篇古老且有明确规则的试验田,才能走向更广泛的领域。但科技并非解决一切的万能解药,比如当裁判摄像头于2025-26赛季正式被引入英超联赛后,我就对裁判同行们的表现生出一丝担忧。在英超夏季联赛中我们看到,曼联队长布鲁诺·费尔南德斯就已因场上情绪问题收到警告,裁判摄像头就是视频证据。再比如7月26日的亚洲行中,利物浦2比4负于AC米兰的比赛里,罗伯逊遭遇铲抢倒地,他自己认为应该获得点球,但裁判组未予判罚。于是苏格兰国脚对判罚严重不满,被转播镜头捕捉到向当值主裁口吐芬芳。
尽管罗伯逊的举动当时未受处罚,我认为也不会有追溯性处分,但这引发了关于新赛季英超球员是否面临更多制裁的疑问。因为虽然裁判的头部和视线可能转动,但摄像头仍可能聚焦特定个体上,因此摄像头的使用还需要考虑空间感知因素。我希望裁判摄像头不会限制裁判表达挫败感的自由。相关部门需要制定明确标准,规定何时可以使用裁判摄像头画面。当出现争议事件时,大屏幕不应播放相关画面,裁判摄像头也应遵循同一规则。当然,更大的隐患在于,随着裁判判罚过程得到展现,但裁判的权威性极有可能会因此遭受质疑。作为应激反应,他们可能被迫采取更多制裁措施,而非有效管理球员情绪——而这反倒会与控制球员情绪的初衷相违背。本文作者:基思·哈克特编译:朱渊本文原载于第920期《足球周刊》发行日期:2025.8.10图片源自网络第920期《足球周刊》热销中托马斯·穆勒拜仁生涯典藏纪念画册《恒星》(限量版)预售开启托马斯·穆勒拜仁生涯典藏纪念画册《恒星》(典藏版)预售开启

以上内容请关注首页JRS
相关资讯
- 英超 | 利物浦主席:克洛普是位非凡的教练,能称他为朋友是我的荣幸
- 英超 | 利物浦主席:斯洛特有自己的风格,他所有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 英超 | 阿森纳伤病名单更新,2.5亿阵容深度也遭不住伤病的终极考验
- 英超 | 离谱鲁尼眼中本赛季英超前三,阿森纳前锋上榜,引发争议
- 英超 | 斯基拉:麦克托米奈在夏窗拒绝了沙特的巨额报价
- 英超 | 反转!利物浦1月转会策略生变,塞梅尼奥6500万解约金生效
- 英超 | 英超"假摔王"加纳乔被前FIFA裁判点名
- 英超 | 世界中锋身价最贵的十名球员出炉!劳塔罗第七伊萨克真值1.4亿
- 英超 | 曼联青训主管:不希望青训球员进一线队只是象征性地延续传统
- 英超 | TA:英超股东大会将投票财务新规,这可能开启英超财务新时代
最新资讯
- 体育战报 | 29天里从泗洪破三到南马跑崩:律师夏娜与自己和解
- 体育战报 | 樊振东,又赢了
- 体育战报 | 全运会网球大战落幕,坚守铸就梦想,双星终耀横琴
- 体育战报 | 圆满!马龙终于有了一块全运会男团金牌
- 体育战报 | 北京队夺得十五运会乒乓球男团冠军
- 体育战报 | 马龙王楚钦领衔!北京队获得全运会乒乓球男团金牌
- 体育战报 | 今晚,苏炳添谢幕战!
- 体育战报 | 致敬苏炳添和每一位全力奔跑过的人
- 体育战报 | 苏炳添“最后一舞”,广东队以0.03秒之差错过领奖台
- 体育战报 | 广东队第四!苏炳添挥手告别:能够坚持到现在,我很荣幸
